“来”读书 | 第十六期:《恰切提问:批判思维指南 》(第11版)
“本期主笔”
郭乙瑶,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文学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著有学术专著3部。曾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持“中央高校自主科研基金重大项目”1项。近年对应用语言学、语言测试学理论兴趣盎然,以初学者身份有幸成为“来”读书阅读小组中最年长但语言测试学领域“学龄”最短的成员。
Browne, M. N., & Keeley, S. M. (2015).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11th ed.). Pearson.
“我们的书,从问世的那一天起,就是一项一直在改进的工程”(p.xi),《恰切提问:批判思维指南》(第11版)的两位作者在序言中如此写道。其实,运用作者在书中提出的“通过恰切的提问,完成批判思维过程”的方法对第8版和第11版两个版本进行“批判性阅读”,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及该书传递的意义,也可以通过“互照互对互比互识”理解该书作者的批判思维过程——任何一种观点和理论都处于不断的自我审视和自我修正之中,也就是两位作者在第8版的序言中所说的:批判思维是“一个一直都在寻找结局的故事,虽然那个结局永远都不会到来”。可以看出,在两个版本问世的八年间,作者对该书的修订比例达到近40%,这对于任何一本专著而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既要不“伤筋动骨”以保持著作的特色,又必须紧扣时代脉搏不断注入“新鲜血液”,这就要求作者一直葆有创作的激情。好在该书的作者一直以来不断收到来自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读者的积极反馈(p.xi),这契合作者在第8版时强调的“批判思维是反应的过程”(p.ix),是一直在路上的“认真思考(或许翻译成“深思熟虑”更佳——我们读书时有所感悟也是一个批判思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切想法和观点都具有作者在第8版时提出的“开放性”)”(p.2)。这种“深思熟虑”在第11版中被作者重新界定为“慢思考”,并强调这种“慢思考”在快节奏的当代生活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当今,有很多“业内人士”会帮我们作出各种判断,但他们传递的信息往往“只有一半真实”(p.2),这就要求我们对于自己所作的判断要持审慎的态度,而批判思维本身所具有的“社会性和互动性”可以帮助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作出睿智的判断。批判思维者如何与外界进行顺畅且富有成效的对话是该书作者在第11版中着重强调的问题。
本文重点介绍第11版与第8版的不同之处,追寻第11版的修改之因。
第11版的第1章和第2章的内容与第8版相比变化很大。第1章中除对第8版原内容“恰切提问的益处”进行了修订外,还增加了关于提问方法的论述。在作者眼中,当今的世界是“嘈杂而令人迷乱的”,要做出合理的解读,我们无法依赖专家,而是必须依靠自己的独立思考,“必须理性地控制自己的信念和结论,否则就会沦为思想的奴隶”(p.4)。作者指出了“快思考”(文中也称为System 1)的风险,提出了批判思维的理念,同时再次强调了“海绵吸水”与“披沙拣金”以及“强性批判思维与弱性批判思维”的区分。随后,作者把“价值观”的概念从第8版第5章移至此章,并新增了“批判思维者的首要价值观”一节,探讨自主、好奇、谦逊、尊重四种特质。本章中谈到,由于“批判思维是一种社会活动”,“我们提出的问题会被我们的同伴当作寻找更好答案的例证”(p.11),因此我们在提出问题时切忌咄咄逼人,在表达不同意见时也一定要“具有建设性,同时采取尊重的态度”(p.13),创造友善的沟通环境。
第2章是全新的章节,探讨了阻碍批判思维的诸种因素,这些因素被作者形象地称为“批判思维路上的减速带”。作者指出,由于“恰切提问”的质疑性可能会令很多人不快,因此提问需要策略,而了解这些阻碍批判思维的因素是顺利通过“减速带”的前提。这一章中,作者提出“慢思考”的概念替代第8版中的“深思熟虑”(careful thinking),用来与“快思考”相对应。“快思考”也就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而做出的轻率判断,它会受到阻碍批判思维诸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禁锢人们头脑的陈旧观念、影响正确判断的思维习惯(具体而言,这些思维习惯可以分为晕轮效应、思维定式、选择最便捷的阐释方式、不加辨别地回答本身就错误的问题)、自我中心主义以及作者认为最为严重的“一厢情愿的思维方式”——人们往往难以摆脱预设对思考的影响。
对以上两个章节的修改,某种程度上改善了此书第8版实操性强而逻辑性与学术性相对不够突出的问题。这些学理上的论述非常关键。如果说第8版是操作性极强的“实践材料”,那么第11版的这两个章节就是从实践材料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换句话说,第11版的前两章是从前面所有版本的“实践中来”,而后面的章节保留了第8版的主体或者说精华部分,因而可以称为“到实践中去”。
除上述两个章节之外,第11版还进行了其他一系列的改动,比如形式上的变化:把第8版的某些文字表述变成了插图(如下图),使全书更具趣味性(即作者所说的“可读性”,p.xi),以适应新的“读图时代”读者的偏好;加入了网站检索信息,使全书更富时代气息(例如,p.9),也更方便读者进行信息检索。当然,对于读者来说,内容上的修订更值得关注,该版本内容的修订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语言及表述上的修正
1)增加了一些修饰语,使表述更为严谨准确。比如,关于“海绵吸水”和“披沙拣金”两种思维方式的论述部分,第8版有一段论述为“One approach to thinking is similar to the way in which a sponge reacts to the water: by absorbing.”(第8版,p.3),第11版修订时在“approach”前面加上了“common”一词(p.5),使表述更为严谨。再如,第8版第9章中的一个小标题“Problems with Research Findings”(第8版,p.119),在第11版中,前面加上了“general”一词(p.108),这样就使论述更加精准。在这种“非重点”部位也做到了精雕细刻,这充分表明了作者的严谨态度。本修订版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值得细心品读。
2)对重点句子进行改写,使表意更清楚。例如,在第8版的第6章关于“无价值假设”部分的第一个句子为“Writers and speakers take for granted, and should take for granted, certain self-evident things.”(第8版,p.78),第11版中改为“We make certain assumptions about communicators that we take for granted and thus do not need to evaluate.”,这样不仅使表述更富内涵,也避免了原文中字词的重复,另外还紧扣了该章的关键词assumptions(p.71)。再如,第8版第7章在对“推理中的谬误”进行论述时有这样一个句子:“Another confusion is responsible for an error in reasoning that we often encounter when seeking explanation for behavior.”(第8版,p.93),在第11版中这个句子改成了“We often encounter further confusion in our thinking when we seek explanations for behavior.”(p.84)。这样一来,不仅句子结构更加合理,表意更加清楚,“further”一词还增加了递进的意味。以上两个例子中的句子还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修改中增加了施动者“we”,这与大家通常认为的客观表述需尽量避免主观意义词汇的写法不同;而从实际效果来看,“we”的添加不但没有影响论述的客观性,反而让读者感同身受。在第11版中,类似的句子修改的例子还有很多,有些部分为了使论述更为合理,作者甚至对整段进行了重写(如第8版p.48,p.59,p.73,p.78,p.156等等)。
3)对某些段落的段首句进行改写,使其更能概括整个段落的主旨,同时在段落的结尾添加总结性的句子。比如,在区分“唯一原因和某一原因”时,第一段的段首句在第8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写:
第8版:The youth are exhibiting an alarming increase in the rate of depression among elementary-aged children.(p.142)
第11版:There is an alarming increase in the rate of depression among elementary-aged children.(p.128)
可以看出,第11版的句子更为精确。同时,作者在此段落的结尾又增写了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既总结了此段的内容,也引出了下一段的内容。
二、例子及练习的更换
据不完全统计,与第8版相比,第11版中例子和练习的更换比率达到了近50%。例子和练习的替换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
1)贴近当代生活。作者在第11版的序言中指出,批判思维已经渗透到了课堂以外的方方面面。本版强调“批判思维的社会性和互动性”,因此书中的练习都换成了更加富有时代感的例子。比如,第八版中关于微波炉、打牌等的例子在新版本中换成了关于智能手机、网络社交等的例子。
2)传递正能量。如上所述,作者在本版中强调批判思维的社会性,于是将可能引起负面效应的部分均作了删除处理。比如,第8版中关于游泳池的健康隐患、欺凌、大学生酗酒、死刑等敏感话题均被替换,以传递正能量,且更加贴近大学校园生活(第8版,p.17;第11版,p.24)。
3)更具学术性。如前所述,本版修订更强调内容的学术性,在举例方面也是如此。这类修订的例证非常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三、为全书“瘦身”
1)整部分删除。除第8版的第14章被整章删除外,其他各章节也都有整部分的内容被删除,比如第1章中的The myth of “right answer”,Thinking and feeling,The Efficiency of asking the question,“who cares?”,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critical thinking四个部分;第3章中的“Fresh” reasons and your growth部分,第5章中的Avoiding a typical difficulty when identifying value assumptions,Finding value assumptions on your own,Values and relativism三个部分;第6章中的Applying the clues部分,第13章中的Assumptions and multiple conclusions,Searching for multiple conclusions两个部分等内容,在第11版中均被删除。
2)段落或两个以上句子的删除。比如对第8版,pp.12,21,30-31,47-48,55,56,61,73,75,86,89,107,139-140,148,149,150等页面中一些内容的删除。
3)对一些条目进行整合以及删除不必要的图表。比如将第8版第5章中的全部图表都替换成了简短的论述。
这些删繁就简的努力对全书起到了良好的“瘦身”作用,使全书在增加了两个全新的章节之后,仍得以保持原来的长度,实现了该书作者一贯秉持的宗旨:简练、易读、避免冗长(p.xi)。读者在品读的过程中可以思考:作者的这些删减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四、对书的逻辑结构进行调整
1)章节之间整部分移动。例如第8版第57页关于“价值观”的核心内容被重新整合后移到了第11版的第1章,旨在强调价值观在批判思维中的重要地位。
2)章节内部小部分移动。第8版中各章节最后的summary部分在第11版中基本被删除,章节内部具有概括意义的部分被改写并移动至适当位置。比如,在第11版中,第8版第6章中的Clues for locating assumptions部分(第8版,p.76-77)就被改写后移至了该章的最后。
3)章节的合并。第8版的第5章和第6章都是关于assumptions,在第11版中,作者把其中涉及“价值观”的部分提至第1章,再把5、6章节剩余的部分合并,将重点放在描述性假设上。合并之后,这一章重点更加突出,论述更加剀切。这章也是第11版中改动最大的一章。
五、改写和增写部分内容
1)改写。本部分所述的“改写”与前文提及的“语言及表述上的修正”所指不同,前文讨论的“修正”是对原文某些段落的句子进行处理,主要关注语言层面的润色,此处探讨的“改写”则是指作者为提升全书的学术性,对某些段落的内容所进行的全面改写,甚或重写。比如,第8版第10章中替代原因探讨部分的小标题“替代原因和科学研究”在第11版中改写为“替代原因的多重视角”,这一“改写”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打磨,更是从探讨“替代原因”与“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深入到对“替代原因”本身进行挖掘。这种“改写”加强了此部分与上文“唯一原因和某一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
2)增写。作者除增加学术性总结段落之外,还改进了关于统计方法的介绍。例如,第11章“统计数据具有欺骗性吗?”中关于平均值的部分,在第8版中只是泛泛的介绍,而第11版中则以表格的形式加以强调。
综观第8版和第11版两个版本,二者的写作保持了一贯的宗旨,即:感知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批判性问题;能够用恰当的方式提出和回答这些批判性问题;愿意能动地运用这些批判性问题。那么,第11版的所有修订是不是完美无瑕呢?笔者认为也不尽然。比如,在第8版的第10章“是否存在替代原因”中,作者运用相当多的篇幅讨论了英国女作家伍尔夫的两封信,并设计了多个例子论证“替代例子的无处不在”(第8版,p.139-140),而第11版中这一部分被作者删除了。再如,第8版第11章“统计数据有欺骗性吗?”中的第一个例子涉及“Kafkaesque”一词,但在第11版中被删去。这两个被删除的例子,从表面上看,对于那些对文学不太了解的人来说无关紧要,但是,删除之后,语言学习中起到“点亮人心灵明灯作用的”人文性就相对欠缺了。
瑕不掩瑜,《恰切提问:批判思维指南》的第11版依然是非常出色的培养批判思维的经典著作,是相对第8版的反思之作。但是,任何文本都是“开放的文本”,都是可以套用罗兰·巴特的文本理论来看待的“可写的文本”。因此,我们有理由期待,《恰切提问:批判思维指南》的第12版将仍继续对自身进行“恰切提问”,并在第11版及此前多个版本的基础上进行反思、修订,甚至改写。
学习·分享·成长
长按关注外研测评